呼吸科年門診量在6萬人次左右,年收容住院患者約1200人次左右,疾病種類涵蓋呼吸系統(tǒng)各種常見、疑難和危重癥疾病,住院外地患者比例高達40%以上,疾病種類之廣為國內醫(yī)院所罕見,每天均有許多患者遠地慕名前來就診。為保證門診質量,常規(guī)門診由該科主治醫(yī)師以上出診,包括全日制門診、夜間門診、周末門診和節(jié)假日門診,另外每天還有副主任醫(yī)師以上專家出診(包括周末門診和節(jié)假日門診);現有專病門診2個(變態(tài)反應、打鼾及睡眠呼吸障礙),近期還擬開展哮喘、臟器移植相關肺炎和肺癌聯合門診等專病門診。目前全科醫(yī)療護理技術人員共58人,其中正高職5人、副高5人、中級職稱22人。
呼吸科醫(yī)療特色:呼吸危重癥治療:在國內率先建立呼吸重癥監(jiān)護病房(RICU),在機械通氣及新技術的應用、多臟器功能不全救治等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在國內率先開展了He-O2混合氣吸入治療重癥哮喘和COPD的研究,均獲得了滿意療效;在國內外率先將死腔內氣體吸出技術用于COPD的治療,并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具死腔氣體置換技術的智能化呼吸機;在國內首先開展了利用P-V曲線確定最佳PEEP、潮氣量等個體化機械通氣技術和汽化吸入PFC治療ARDS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曾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和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
呼吸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診治:確診了我國大陸居民首例艾滋病、飼鸚鵡肺和北京地區(qū)首例SARS,率先系統(tǒng)進行了社區(qū)獲得性肺炎和醫(yī)院獲得性肺炎的流行性病學調查及耐藥機制相關研究,對重癥肺炎、臟器移植相關肺炎尤其是細菌耐藥和抗生素合理應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救治成功率居國內領先水平;曾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和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已申報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
肺癌綜合診治和個體化治療:在國內最早開展有關血清肺癌標志物的相關研究,在國際上率先發(fā)現并報道了1條肺癌轉移相關基因 LCRM-1,在國內較早開展了經纖支鏡激光治療肺癌合并大氣道阻塞的工作;結合肺癌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包括化療、放療、生物免疫、局部介入和分子靶向等綜合治療,在保證患者生活質量的前提下通過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措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曾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
胸部疾病介入診治:在國內較早開展了氣管鏡檢查和經氣管鏡激光治療大氣道占位性病變、氣管內支架植入等;目前已擁有氬離子刀、血樸啉光動力治療和內科胸腔鏡等設備,下一步擬引進內科氣管鏡下治療肺大皰技術,可以對氣管支氣管、肺組織和胸腔疾病進行微創(chuàng)介入診斷和治療,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減少了患者的痛苦。
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診治:在國內較早設立變態(tài)反應門診,應用血清學方法檢查患者過敏原,通過采用包括脫敏治療、全身和局部抗過敏治療等方法診治大量過敏性疾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其中過敏原的篩查為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患者的診斷、治療提供有力的證據。
睡眠呼吸障礙疾病檢查及治療:在軍內率先開展了睡眠呼吸障礙的診斷和治療研究,有3張睡眠監(jiān)測床位,目前每天能安排3-5個病人進行睡眠檢查。呼吸科睡眠中心能夠開展多導睡眠圖、初篩檢查、多次小睡實驗、呼吸機治療壓力滴定、睡眠心理評估、阻鼾器治療及藥物治療研究。打鼾及睡眠呼吸障礙門診能夠給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及其他診治和咨詢服務。
老年呼吸內科簡介歷史沿革:自南樓臨床部于1985年劃分專科始,呼吸科即組建成立,有3個病區(qū),即南一、南二和南三病區(qū),共有54張床位。因收治對象為軍以上干部,故臨床和科研以老年呼吸病為重點,為國內最早成立的老年呼吸病專科。歷經16年,在院、部黨委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經全科人員的共同努力,學科不斷發(fā)展,如今專業(yè)特色明顯,人才梯隊形成,技術水平和設備條件均已處國內一流水平?,F下屬除3個病區(qū)外,尚有呼吸監(jiān)護室、肺功能室、呼吸機室、氣管鏡室和呼吸病實驗室?,F配備有先進的呼吸機28臺,自動血氣分析儀3臺,常規(guī)肺功能測定儀2臺,纖維支氣管鏡3支。所屬實驗室可開展分子生物學、細菌學、機械通氣的實驗研究以及常用實驗研究。
老年呼吸內科學科情況:多年來主要從事老年呼吸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OPD)、老年肺炎、老年呼吸衰竭、老年呼衰合并多臟器衰竭以及肺癌的臨床診斷、治療和護理研究,在完成大量日常醫(yī)療、護理任務的同時,重視積累和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水平。10多年來,采用現代機械通氣技術救治不同病因引起的老年呼吸衰竭和多臟器衰竭達500多例次,在通氣支持基礎上加強抗感染、糾正酸堿和電解質紊亂、維持營養(yǎng)、防治并發(fā)癥、嚴密呼吸監(jiān)護、并給予周到、細致的護理等綜合治療措施,使得COPD、老年肺炎等所致嚴重呼吸衰竭、肺因性心跳呼吸驟停復蘇、老年呼衰合并多臟器衰竭等的搶救成功率達國內外先進水平;現代機械通氣的臨床應用,如擴大適應證范圍,打破禁忌證,纖支鏡引導插管、合理應用各種通氣模式,根據老年人特點選擇呼吸機參數,加強營養(yǎng)和護理等方面處國內領先地位,顯著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或很大程度上延長了患者的生命。
呼吸科的醫(yī)療護理工作得到了國內同行的高度評價,軍委首長和各級領導的贊揚。于1998年"老年呼吸衰竭的救治和機械通氣的臨床應用"獲全軍醫(yī)療成果一等獎。此外,在老年肺癌的早期診斷和化學治療、老年哮喘的治療和管理、老年保健和肺康復醫(yī)療、重危病人的監(jiān)護等方面,也能瞄準世界先進技術和發(fā)展潮流,追趕國內外迅速發(fā)展的方向,結合自己的特點,形成專科特色,達軍內先進水平。
自88年至今,共獲軍隊醫(yī)療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8項。軍隊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主編出版長篇專著7部,參加撰寫的專著20多部。目前學科的總體水平在國家、軍隊相同學科專業(yè)中處于領先地位。
老年呼吸內科專業(yè)技術干部情況:醫(yī)師系列共19人,其中教授、主任醫(yī)師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2人),年齡:60歲以上:1人,45-55歲:2人,45歲:1人,平均51.5歲;副教授或副主任醫(yī)師2人,碩士生導師1人,年齡:40歲以上:1人,30-40歲:1人,平均年齡40歲;主治醫(yī)師6人,平均年齡31.8歲;醫(yī)師5人,平均年齡26.7歲。醫(yī)師系列學歷結構:博士2人,碩士8人,大學本科9人。醫(yī)技系列6人,其中副主任技師1人,40歲;主管技師4人,平均34.8歲;技師1人。護理系列50人,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11人,平均年齡35.4歲;護師14人,平均年齡28.7歲;護士24人,平均年齡23.3歲。學歷分布:大學本科2人,大專學歷20人,中專學歷28人。在讀博士生2人,碩士生2人,進修生2人。
老年呼吸內科學科發(fā)展方向和目標
1、加強??铺厣ㄔO,不斷提高老年呼吸衰竭、多臟器衰竭、危重癥救治的水平。加強對機械通氣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盡快開展經面罩無創(chuàng)通氣,并將有創(chuàng)通氣和無創(chuàng)通氣緊密結合,縮短老年呼衰病人的機械通氣時間,降低機械通氣的并發(fā)癥,進一步提高搶救成功率。使之達國際水平。
2、開展老年呼吸病康復,氣道濕化和霧化吸入治療,氣道廓清和肺容積擴張,老年呼吸病與營養(yǎng)治療、免疫治療,長期氧療等各種呼吸治療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和臨床應用的推廣。爭取成為全軍呼吸治療(respiratory care)的中心和培養(yǎng)訓練呼吸治療師的基地,定期舉辦全國、全軍的機械通氣、呼吸治療學習班,并將這些新技術應用于軍隊現職干部和老干部的醫(yī)療保健。
3、開展胸腔積液的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建立胸腔穿刺、胸膜活檢、胸腔導管引流和注射藥物治療頑固性胸水的新方法。規(guī)范和統(tǒng)一全科肺癌的診治計劃、化療方案等。總結出一套適合老年人的肺癌化療、免疫治療新方案。
擅長:哮喘、咳嗽性哮喘、肺部感染、肺炎球菌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胸膜和胸膜腔疾病、胸腔積液、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氣腫、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擴張、支氣管炎、肺癌、呼吸系統(tǒng)病變、肺炎、肺結節(jié)、肺結核、頸部淋巴結結核、咽炎、呼吸道感染、細菌感染、病毒感染、胃食管反流、慢性單純性咽炎、風濕、反流性食管炎、肺腺癌、小細胞肺癌、肺鱗癌、急性肺栓塞、鼾癥、季節(jié)性鼻炎
擅長:胸膜和胸膜腔疾病、氣胸、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癌、支氣管哮喘、間質性肺病
擅長:肺部感染、肺炎球菌肺炎、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呼吸系統(tǒng)病變、肺間質病、肺結核
擅長: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癥、呼吸困難、肺結節(jié)、手術后并發(fā)癥、慢性咳嗽、老年綜合征
擅長:肺部常見疾病及多發(fā)病的診斷,處理。攻讀學位期間,掌握了豐富的臨床知識,相信定能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擅長: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鼾癥、感染性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支氣管哮喘、肺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