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孩子被小狗抓傷患狂犬病死亡,發(fā)病后百分百致死的狂犬病,可別再掉以輕心了
4月14日
4月12日,“廣西南寧一名8歲孩童被村里的狗抓傷,家屬未做處理。5天后孩子陸續(xù)出現(xiàn)發(fā)熱、幻聽、恐水等癥狀,被確診為狂犬病,最終經(jīng)救治無效死亡。”的新聞令人惋惜。
圖源:微博截圖
狂犬病又稱“瘋狗癥”、“恐水癥”,一直以來,它都以近乎100%的死亡率存在于世,堪稱“敬業(yè)的高能殺手”,而這也使得人們對貓狗這樣的可愛萌物產(chǎn)生了雙重感情:
所以,到底在哪種接觸情況下,才需要接種狂犬疫苗?哪些動物會傳播狂犬病毒?狂犬病發(fā)作后有哪些表現(xiàn)?
“太長不看”版: 1.狂犬病一旦發(fā)病,致死率幾乎100% 2.理論上來說,任何哺乳動物都可能感染狂犬病 3.狂犬病病毒暴露以后越早注射疫苗越好,疫苗防御率幾乎100% 4.“十日觀察法”可行,但有一定前提條件 5.完整打完有效的狂犬疫苗又被抓撓咬傷的話,看有沒有超過3個月
如果說被稱為“人命黑板擦”的埃博拉病毒令人聞風喪膽,那它見了狂犬病病毒,恐怕也得叫一聲“老大”。狂犬病是目前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烈性傳染病,患者一旦發(fā)病,幾乎必死無疑。
該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獸共患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傳染病,全球平均每年6萬人死于狂犬病,超過1500萬人接受暴露后預防,其中亞洲發(fā)病最多,以印度為首,其次為非洲。
雖然該病名為狂犬病,但實際上,犬并不是唯一可以傳播狂犬病的動物。理論上來說,任何哺乳動物都可能感染狂犬病。
犬是我國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占95%以上,其次是貓。 野生食肉動物,也有傳播風險,鼬、獾、狐貍、貉、狼是我國重要的野生動物傳染源。 蝙蝠也可以傳播狂犬病。 牛、羊、馬、豬等家畜和兔、鼠等嚙齒動物咬傷風險低。 禽類、魚類、昆蟲、蜥蜴、龜、蛇等動物不感染和傳播狂犬病病毒。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哺乳動物都有可能傳播狂犬病,如果被人咬傷了,要不要打狂犬疫苗?
這要看咬人的這個人有沒有得狂犬病,目前還沒有發(fā)現(xiàn)健康的人和人之間會傳播狂犬病,但如果被確診為狂犬病的病人咬傷,是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來進行預防的。
狂犬病從感染到出現(xiàn)癥狀的時間(潛伏期)一般為1-3 個月,1年以上的比較罕見。進入人體后,病毒代謝產(chǎn)物會先引發(fā)一些感冒樣的癥狀,接著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狀如喪尸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
非特異性表現(xiàn) 低燒、乏力、全身不適等,一般持續(xù)2-10天。 特異性表現(xiàn) 狂躁型:由犬傳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現(xiàn)為狂躁型,占狂犬病患者的大多數(shù);高度興奮、恐水、怕風、陣發(fā)性咽肌痙攣等,可能會咬人、抓人 流涎、吐沫、多汗、心率加快、血壓增高等。 麻痹型:吸血蝙蝠傳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現(xiàn)為麻痹型,有時候會被診斷為病毒性腦炎,沒有典型的怕水、怕光、怕風和聲音、大量流涎、痙攣等表現(xiàn),以四肢無力、麻痹為常見癥狀。麻痹多開始于肢體被咬處,后呈放射狀向四周蔓延,部分或全部肌肉癱瘓,咽喉肌、聲帶麻痹而失音。
狂犬病病毒暴露以后越早注射疫苗越好,特別是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尚未顯現(xiàn)之前,注射疫苗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但是,有的人是在喂養(yǎng)流浪動物的時候被舔舐了幾下,還有的人是在家與寵物玩鬧的時候被抓撓咬傷,這些情況都需要接種狂犬疫苗嗎?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狂犬病毒主要的傳播媒介是唾液,因此被患病的動物抓傷、咬傷或舔舐過破損的皮膚都是危險暴露,根據(jù)衛(wèi)生部《狂犬病暴露后處置工作規(guī)范》規(guī)定,將狂犬病暴露后的傷口分為3級,處理原則如下:
1級:接觸或喂養(yǎng)動物時,完好的皮膚被舔咬,并沒有暴露的情況下不需要任何處置; 2級:裸露在衣服外的皮膚被輕咬,或者沒有出血,只有輕微的抓傷或擦傷。在輕度暴露情況下,應立即處理傷口并接種狂犬病疫苗。 圖源:參考文獻[4] 3級:皮膚上有單處或多處的咬傷或抓傷,或者破損的皮膚被動物舔舐,黏膜被動物體液污染,都屬于嚴重的暴露情況,需要立即處理傷口,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制劑。
一旦被動物咬傷,在沒有明顯的大出血情況下,應盡量避免包扎傷口。在現(xiàn)場,首先需要沖洗傷口,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堿性清洗劑)和有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沖洗咬傷和抓傷處至少15分鐘。徹底沖洗污物、血跡后,可以用碘伏或酒精涂擦傷口周邊皮膚處。沖洗后立即前往醫(yī)院,由醫(yī)生進行下一步處理。
狂犬病疫苗并不是只打一針,而是要連續(xù)接種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目前有“5針法”和“2-1-1針法”兩類疫苗,兩者在效果和不良反應方面沒有特別的不同:
5針法程序:第0、3、7、14、28天各接種1劑,共接種5劑;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2-1-1”程序:暴露當天接種2劑(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種1劑),第7天和21天各接種1劑,共接種4劑(此程序只適用于已批準可以使用“2-1-1”程序的狂犬病疫苗產(chǎn)品)。
注意盡量在同一家機構(gòu)完成注射,記錄自己完成注射的日期;如果某一針次延遲一天或數(shù)天注射,其后續(xù)針次接種時間按原免疫程序的時間間隔相應順延,不需要重新注射;孕婦和哺乳期媽媽、兒童、老人都可以接種。
在狂犬病的防治方面,世衛(wèi)組織曾推出過“十日觀察法”,該方法是指被可能的病患動物(貓或狗等)咬傷、抓傷后,如果動物在10天的觀察期內(nèi),仍然保持健康,或經(jīng)可靠的實驗室使用正確的診斷技術(shù)證實動物為狂犬病陰性,則可以終止治療(接種疫苗)。
該方法的理論依據(jù)是,健康犬(或其他哺乳動物)不傳播狂犬病毒,犬有傳染性時,其大腦中必然已繁殖有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且唾液“帶毒”的犬在3~5天后,隨著腦內(nèi)病毒的進一步繁殖,它必然會發(fā)病,并在隨后數(shù)天內(nèi)死亡。
“十日觀察法”從理論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于,很多人會錯誤地理解為被動物咬傷后,把動物抓起來觀察10天,而自己什么也不干。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如果動物沒事,那被咬者可能無事,如果動物發(fā)病死亡,那被咬者也為時已晚。
我國是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狂犬病高發(fā)國,屬于狂犬病疫區(qū),許多人防犬意識薄弱,貓狗等動物的疫苗接種率偏低,流浪貓狗數(shù)量也很龐大,因此,被抓撓咬傷后能不能抓到“罪魁禍首”是一方面,抓到后由誰來進行觀察又是另一方面。
中國疾控中心于2016年發(fā)布的《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shù)指南》中指出:
十日觀察法僅限于家養(yǎng)的犬、貓和雪貂,且傷人動物需有2次明確記載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種史。 另外,與可疑動物接觸后,預防處置應立即開始,如有可能應對可疑動物進行隔離觀察,或安樂死后進行實驗室檢測。 在等待實驗室結(jié)果或觀察期內(nèi),應繼續(xù)進行疫苗的暴露后預防接種。 如果動物經(jīng)適當?shù)膶嶒炇覚z測,證實未感染狂犬病,則暴露后預防可以終止。 最后,當健康且接受過正確的疫苗接種(至少兩次有效的狂犬病疫苗接種記錄)的家養(yǎng)犬、貓或雪貂傷人時,如易于進行十日觀察,尤其是當傷者在過去的 3個月內(nèi),曾經(jīng)接受過暴露前預防或暴露后預防免疫治療時,在確保給予傷者恰當?shù)膫谔幚砬疤嵯拢赏七t加強免疫接種。
還有很多小伙伴會好奇:接種完狂犬疫苗后,如果短時間內(nèi)再被抓撓咬傷,還需要重新接種嗎?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首先要明確,任何一次暴露后均應及時進行規(guī)范的傷口處理。但對于要不要接種、怎樣接種狂犬疫苗,爭議還是比較大的。
2013年WHO更新的《狂犬病專家磋商會(第二版報告)》中建議:
對于曾接受過全程暴露前或暴露后預防接種者,在接種完成3個月內(nèi)發(fā)生暴露或再暴露,如致傷動物健康且已被免疫,并能進行10日觀察,則在確保給予正確傷口處理的前提下,可推遲加強免疫。
使用神經(jīng)組織疫苗等效力不確定的疫苗(無論是否曾接受過全程免疫)、以及未接受過全程暴露前或暴露后預防接種的Ⅲ級暴露者,均應再次接受全程暴露后免疫和被動免疫制劑注射。
據(jù)此,中國疾控中心建議:
①對于曾經(jīng)接受過疫苗全程接種者,如3個月內(nèi)再次暴露,在符合2013年WHO報告中提及的各項條件時,可推遲加強免疫; ②超過3個月以上再次暴露者,需第0天和第3天各接種1劑疫苗; ③若使用了效力不確定的疫苗、之前未全程接種或暴露嚴重的Ⅲ級暴露者,在再次暴露后則需全程進行疫苗接種。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別走,文末還有小彩蛋~
??
為什么狂犬病患者會恐水?
編輯:春雨醫(yī)生 參考文獻: